一饮而尽只为解渴,用心品茶才见功夫
开云娱乐官网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
下载APP 下载APP
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

一饮而尽只为解渴,用心品茶才见功夫

  善品●是一种功夫

  爱茶的人/每当一杯在手/慢啜轻咽

  顿觉一股暖流/从舌尖弥漫至心田
  
  品茶,不同于饮茶。

  饮茶是为了解渴,满足的是口舌之欲,用的是口;品茶不仅满足口腹,主要是一种精神需求,用的是心。

  爱茶的人,每当一杯在手,慢啜轻咽,顿觉一股暖流从舌尖弥漫至心田。随之,微苦过后的回甘缓缓生起,浑身的筋脉舒展开来,那种美妙的感觉,只可意会,不可言传。
  
  卢仝说:“一碗喉吻润,二碗破孤闷。三碗搜枯肠,惟有文字五千卷。”

  皎然说:“三饮便得道,何须苦心破烦恼。”

  黄庭坚说:“口不能言,心下快活自省。“

  袁枚说:“先嗅其香,再试其味,徐徐咀嚼而体贴之。果然清芬扑鼻,舌有余甘。”

  ......

  同样的茶汤,每个人的品茗感受既有相同,也有不同。

  中国的茶,真的很神奇。
    静·品·茶·道

  《茶道九章》说:“茶道是人类品茗活动的根本规律”。深以为然。

  唐代的煎茶,宋朝的点茶,明清的冲泡,中国数千年的茶文化历史,从根本上来说,就是一部品茗活动的历史。

  做为有意识的行为,品茗活动构建了人与茶之间的物质关系与精神联系,堪称中国茶道的基石。

  宋徽宗在《大观茶论》中说:“祛襟涤滞,致清导和,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;冲澹闲洁,韵高致静,则非遑遽之时可得而好尚矣。”

  宋徽宗的意思,品茶,是不容易的。首先就要做到静。去除浮躁,静下心来,细细体味的,才是品。
    
  真要做到静品,似乎也并不容易。

  试看,在这纷繁多变的世界,竞争激烈的社会,这物质文明日益发达的时代,多少人天天喝茶,多少人手握茶杯,但又有多少人做到了品茶呢?

  惟静能品。静品,乃中国茶道的精髓。
    茶·之·三·味

  在爱茶人看来,茶的味道,便是人生的味道;茶的一生,犹如人的一生。

  一口,两口,三口,慢慢地啜,静静的品,你会发现,品出来的味道如此丰富。
  
  有滋味:或苦或甜,或涩或鲜,或滞或滑,或润或绵,或鲜爽或收敛,或醇厚或顺柔。仔细体味茶的滋味,感受每次冲泡的变化,是惬意的感官享受。

  有品味:品茗,是眼耳鼻舌身意共同参与的审美体验。茶道之中,美无处不在。茶人在茶道的艺术之美中,获得文化素养与生活品位的提升,是为升华品茗内涵。
  
  有真味:正如陶渊明诗中所言:“此中有真意,欲辨已忘言”。

  茶的真味,是用心灵细细体悟出来的,是从杯杯茶汤慢慢品啜出来的。茶汤的味道,由浓而淡,而淡而近乎无。

  真味便在这有无的变化之中蕴藏。

  无味之味,方有真味。
    一品·见功夫

  在东方文化里,“功夫”一词具有赞赏的寓意。这里所说的功夫,是技巧与本领,也是造诣和境界。

  对于爱茶的人,善品,就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功夫。

  君不闻:“茶中真善美,一品见功夫。”
      
  品茗的功夫,大体有三个层次:

  第一种功夫,是时间上的工夫。

  品茶需要长时间的品尝、体味与思考,需要的是,茶人耐得住寂寞,数十年如一日的热爱与坚守。所谓“锲而舍之,朽木不折;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”我们也可称之为慢功夫。
  
  第二种功夫,是技艺上的功夫。

  泡茶需要功夫,品茶也是功夫,说的是茶事技艺上的要求。道进乎技,茶修于艺,技艺的锤炼是茶道的必修课。茶叶的精选,茶具的精美,水质的优良,活火的安排,烹茶的艺术,品饮的技巧等都含有“功夫”的精到。
  
  第三种功夫,是心意上的功夫。

  达摩西来无一字,全凭心意用功夫。品茗悟道,在茶中观照内心,觉察自我,进而感悟生命之真谛。

  品茗即参悟,品茗即修行。至此,品茗与儒释道触类相通,可明心见性,可任运自然,也可中正平和。从这个意义上,茶是文明的饮料,精神的饮品,是心灵的玉液,智慧的琼浆。

  感恩茶,感恩上天的恩赐。
  
  作者茶语

  我见青山多妩媚,料青山见我应如。

  说到底,人品茶,茶也品人。

  人用何种心态对待茶,茶也用何种姿态对待人。

  品茗,是人与茶对话过程,也是人与自我对话的过程。

  那么,就让我们端起一盏茶,静静地聆听这来自内心的茶语吧!

  作者:徐习之
Baidu
map